一填空题

1。《蒙自杂记》的作者是______,他的散文主要有五个主题,分别是______,______,______,______和______。

2。______是著名的语言学家、文学家、国学家。他的作品《黄昏》写于______年。

3。老舍,原名______,字______。文学界评论老舍为“______”的源头。

4。______被誉为“抒情的人道主义者,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,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”。

5。《风的话》写于______年______月,作者是______。

6。《街》写于______年______月,作者是______,当时他的家乡正经历着______的局面。

7。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写景物,可以使景物人格化。

8。庐隐,原名______,______时期著名的作家,与______、______齐名并被称为“福州三大才女”。

9。在《蟋蟀》中,作者真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______、______、______的过往,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洋溢着他对天真烂漫童年的怀念,饱含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与尊重。

10。朱自清擅长通过融情于景的方式借景抒情,作品具有______美、______美和______美。

二、选择题

1。《荷塘月色》一篇中,“微风过处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。”一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,实现感觉的沟通交错?()

A。比喻B。通感C。拟人

2。下列哪位作家创作了《藕与莼菜》,被誉为“优秀的语言艺术家”?()

A。叶圣陶B。朱自清C。汪曾祺

3。下列哪篇文章不包含作者对现实的不满?()

A。北平的秋天B。荷塘月色C。北南西东

三、思考题

1。按照观察角度划分,景物描写有哪些描写角度?

2。景物描写的顺序有哪几种?

3。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?

4。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景物,用景物描写的技巧对其进行刻画。